新闻公告
从全国冠军到世界第二 天津“00后”站上世界级工匠颁奖台
作者:王峰 发布时间:2022-11-16 浏览数:

天津选手张洪豪

在世界技能大赛2022年特别赛中

斩获银牌

以赛锻技能 传承报国路


天津新闻

11月8日,天津新闻以《奋斗者 正青春丨突破 从每一秒开始》为题进行报道。


学习强国

11月9日,学习强国-天津学习平台以《天津选手张洪豪在世界技能大赛2022年特别赛中斩获银牌 让青春在“技能报国”路上绽放光彩》,为题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冬初暖阳,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的校园实训基地里有盏“长明灯”,照亮着一代又一代技能人才的报国梦。

“比赛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保持沉着、冷静,才能快速有效找到解决方案。”昨天一早,该院电子系教师张洪豪来到实训基地,为备战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的学生们进行指导。这里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一次次开缆、一次次理线、一次次熔接……这样枯燥的操作训练,张洪豪重复了成千上万次,这也让年仅22岁的他,拥有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稳与淡然。不久前,世界技能大赛2022年特别赛在日本开赛,张洪豪代表中国参加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角逐并斩获银牌。

张洪豪的成长故事要从4年前讲起:当他的教练韦国发取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银牌时,“技能报国”的信念便在他的心里扎下根;2020年,当他代表天津斩获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金牌时,他便将目标瞄准了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作为“国家队”种子选手的张洪豪备战2022年上海世界技能大赛,校园实训基地里的长明灯,照亮着这位青年小将的技能报国之路。然而,张洪豪的比赛过程经历了“一波三折”。“8月份接到比赛取消的通知,我心情很低落,但我迅速调整自己,继续投入训练,争取能参加下一届大赛。” 没过多久,张洪豪又接到参赛通知,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调整为在全球15个国家分散举办特别赛,而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定于10月中旬在日本举办。异国参赛、陌生的比赛环境给了张洪豪一个措手不及。

“日本是这个赛项的发起国,比赛的首席专家也是日本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作为东道国,日本求胜之心可想而知。”本次大赛的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教授卢勤坦言,现场确实出现了一些未曾想到的小插曲。比如在第三板块的比赛中,许多国外选手发现,赛事专用管材变成了大家见都没见过的规格,而这种“新材料”几乎只在日本使用。

张洪豪和他的教练韦国发见招拆招,迅速调整“作战方案”。“比赛后半程进入白热化阶段,我们遇到一个最棘手的难题,按照赛事规则,应该提前一天告知选手次日比赛时长,但比赛前一晚,我们没等来任何消息。”被动干等不是办法,当晚,韦国发带着张洪豪挑灯夜战,连夜备出了5套“作战方案”:“管你7个小时、6个小时还是5个小时……尽管放马过来,我们都能接得住!”

“很沉稳,很抗压!在他们师徒二人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当代青年技能报国的信心与决心。”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喜华介绍,自2012年该院首次获批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以来,截至目前,基地选手已经获得了世赛一金、两银、一铜的骄人成绩。

“这块银牌同样弥足珍贵,感谢你们为祖国争光,用优异的成绩为党的二十大献上了来自天津技能人才的最美祝福!”张洪豪在国外比赛期间,正值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得知他喜获奖牌,市人社局相关领导第一时间致贺电。这几天,他们又将一个好消息送上了门:“除了30万元奖励,张洪豪明年还可以破格申报副高级职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抓住部市共建‘技能天津’和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机遇,引导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吴立国表示。

天津日报

11月14日,天津日报以《以赛锻技能 传承报国路——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张洪豪夺银记》为题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我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把我的技术和参赛经验带回去,带着我的学生继续往前闯,向下一届的金牌冲刺。”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教师张洪豪刚回到天津,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刚刚落幕的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日本站比赛中,他在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下,克服重重困难,顶住压力,摘得了信息网络布线赛项银牌。

这是一枚“含金量”十足、丝毫不逊色于金牌的奖牌。“这个赛项是由日本发起的,由项目发起人也是项目经理菊池拓男主导场地、赛题设计,场地搭建人员和日方参赛选手也是公司同事,主场优势明显。”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卢勤介绍,“场地不熟悉,赛题不公开,4天的5个模块随时变动,甚至设备列表清单临时增加,重新更改,这为比赛带来很大的难度。比如在速度以分秒计的比赛中,提供的一种日式网线扭线方向和国际标准相反,在训练中没有使用过,这在操作时就要重新适应,尽力克服因为不熟悉造成的速度延误。”

全真模拟,纯英文环境,翻译实时应对;磨炼体能、心理训练、磨技术、压时间,甚至对工具设备摆放位置朝向“分厘必较”;把操作台挪到食堂门口、招生现场,模拟适应赛场干扰……得益于集训基地专家团队预估到将面对的困难,做了充分的准备,面对层层布局,卢勤带着教练韦国发、选手张洪豪每天都讨论到凌晨,边“猜”招,边拆招。“在楼宇综合布线模块,需要在赛前设计并提交工作计划,比赛中更需要每分每秒都计算得很精准,但直到赛前,始终没有公布比赛时长。”教练韦国发告诉记者,为此,“三人小组”在比赛前一天晚上连夜设计了几套方案应对,完满地完成了题目。“还有一次,按照赛题设计,要在光纤中插入一根光纤保护套管,这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张洪豪说,“我们拿到题目后,当夜连线国内基地的团队,由后方小伙伴试验了几十遍,在6种穿管方法中找出了最优解,把穿管时间由10分钟缩短到了2分钟,避免了失误,为比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就是靠着严苛到分秒的技术打磨,依托团队协作逐个“破局”,张洪豪紧紧咬住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对手,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上,“啃”下了这块来之不易的银牌,有憾,未败,犹荣。

“热爱会让你心无旁骛。”一根光缆有48芯,要在半小时内全部熔接完成,5年备战,张洪豪摸过了上百万根光纤,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的长夜。从“行业大咖”专家卢勤,到投身职业教育的世赛前“国手”韦国发,再到锋芒展露的“00后”小将张洪豪,实训基地里的“长明灯”,照亮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小将的技能报国之路。

“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就是工匠精神、技能报国的传承。”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喜华介绍,自2012年该院首次获批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以来,截至目前,已经成就了基地选手世赛一金、两银、一铜的骄人成绩。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抓住部市共建‘技能天津’和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机遇,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引导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吴立国表示。

今晚报

11月9日,今晚报以《天津选手张洪豪在世界技能大赛2022年特别赛中斩获银牌 让青春在“技能报国”路上绽放光彩》,为题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冬初暖阳,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的校园实训基地里有盏“长明灯”,照亮着一代又一代技能人才的报国梦。

“比赛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保持沉着、冷静,才能快速有效找到解决方案。”昨天一早,该院电子系教师张洪豪来到实训基地,为备战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的学生们进行指导。这里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一次次开缆、一次次理线、一次次熔接……这样枯燥的操作训练,张洪豪重复了成千上万次,这也让年仅22岁的他,拥有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稳与淡然。不久前,世界技能大赛2022年特别赛在日本开赛,张洪豪代表中国参加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角逐并斩获银牌。

张洪豪的成长故事要从4年前讲起:当他的教练韦国发取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银牌时,“技能报国”的信念便在他的心里扎下根;2020年,当他代表天津斩获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金牌时,他便将目标瞄准了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作为“国家队”种子选手的张洪豪备战2022年上海世界技能大赛,校园实训基地里的长明灯,照亮着这位青年小将的技能报国之路。然而,张洪豪的比赛过程经历了“一波三折”。“8月份接到比赛取消的通知,我心情很低落,但我迅速调整自己,继续投入训练,争取能参加下一届大赛。” 没过多久,张洪豪又接到参赛通知,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调整为在全球15个国家分散举办特别赛,而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定于10月中旬在日本举办。异国参赛、陌生的比赛环境给了张洪豪一个措手不及。

“日本是这个赛项的发起国,比赛的首席专家也是日本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作为东道国,日本求胜之心可想而知。”本次大赛的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教授卢勤坦言,现场确实出现了一些未曾想到的小插曲。比如在第三板块的比赛中,许多国外选手发现,赛事专用管材变成了大家见都没见过的规格,而这种“新材料”几乎只在日本使用。

张洪豪和他的教练韦国发见招拆招,迅速调整“作战方案”。“比赛后半程进入白热化阶段,我们遇到一个最棘手的难题,按照赛事规则,应该提前一天告知选手次日比赛时长,但比赛前一晚,我们没等来任何消息。”被动干等不是办法,当晚,韦国发带着张洪豪挑灯夜战,连夜备出了5套“作战方案”:“管你7个小时、6个小时还是5个小时……尽管放马过来,我们都能接得住!”

“很沉稳,很抗压!在他们师徒二人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当代青年技能报国的信心与决心。”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喜华介绍,自2012年该院首次获批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以来,截至目前,基地选手已经获得了世赛一金、两银、一铜的骄人成绩。

“这块银牌同样弥足珍贵,感谢你们为祖国争光,用优异的成绩为党的二十大献上了来自天津技能人才的最美祝福!”张洪豪在国外比赛期间,正值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得知他喜获奖牌,市人社局相关领导第一时间致贺电。这几天,他们又将一个好消息送上了门:“除了30万元奖励,张洪豪明年还可以破格申报副高级职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抓住部市共建‘技能天津’和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机遇,引导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吴立国表示。

津云

11月9日,津云以《从全国冠军到世界第二 天津“00后”站上世界级工匠颁奖台 》为题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津云新闻讯: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不久前在日本京都落幕。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选手经历四天激烈角逐,代表中国的天津选手张洪豪斩获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银牌,站在了世界级工匠的颁奖台上,实现了从一名“技校生”到顶级技能人才的逆袭。

张洪豪是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的一名年轻教师,出生于2000年的他是名副其实的“千禧一代”。虽然在中考中没有考出理想成绩,但是他没有“躺平”,也不甘于“佛系”,而是理性地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了走“技能成才”的道路。他坚信,只要是金子就一定能发光。

从19岁毕业开始接触网络布线以来,张洪豪全身心投入这项自己真心热爱的职业技术,用五年时间心无旁骛地刻苦磨炼操作技能,成为了学院信息网络布线赛项的王牌选手。在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他代表天津参赛,获得了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金牌。从此,全力备战世赛便成了他新的奋斗目标。

信息网络布线赛项是世赛项目之一,需要选手利用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综合布线的比拼。赛程历时4天,考核五大模块的操作,对选手的考验极其严格。

“光纤布线系统需要在整整七个半小时内保持高度的专注,将近千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在给定时间内正确地按照设计图纸安装完成,并且这期间速度一定要快,头脑一定要清楚,才能保证完成的数据又多又准。结构化布线系统又最费体力,需要全程跑起来,并进行上百颗线缆接头的制作。整个比赛是体力与脑力的双重考验。”回忆起比赛的情形,张洪豪仍然难掩激动。

为了在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张洪豪和他背后的“津牌后援团”早早就着手开始准备训练。以光纤熔接为例,为了将操作的速度和质量实现到极致,他们一步一步细细分解每一个操作动作,将无效动作剔除,将时间压到最短,经过半年时间的反复训练,张洪豪手里摸过的光纤网线不下百万根,终于将完成时间缩短到30秒以内。“津牌后援团”成员之一、教练韦国发介绍,只有达到这样的速度,才是世赛水平。

说是教练,韦国发只比张国豪大三岁。身为“90后”的他曾经获得过世赛亚军的荣誉。他说,在学院一代一代人才培养的积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走上全国、世界级赛事的擂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也让校园里“技能报国”的氛围愈加浓厚。

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喜华介绍,作为国内唯一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学院摸索出了“师徒传承,团队协作,体系管理”的备赛机制,目前已经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赛场上获得“一金、两银、一铜、一优胜”的优异成绩。这也为学院继续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次拿到银牌之后,根据天津支持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工作政策,张洪豪因获得全国技能大赛金牌而可以破格直接申报专业“副高级”职称,将成为学院里最年轻的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但是,他没有因为荣誉而骄傲,照旧返回“冠军工程”班教师岗位,开始为明年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做准备。他说,要将自己在世赛中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培养出比自己更优秀的竞赛选手,代表天津、代表国家在技能领域获得好成绩。

天津历来重视技能人才培养,近年来,深入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工程,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成就、荣誉、收入、社会认可度等多方面提升职业技能人才的获得感,累计培养出6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13名“全国技术能手”、30名“海河工匠”、507名“天津市技术能手”,为制造业立市铺就人才基石。天津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吴立国表示,本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等重要论述,抓住部市共建“技能天津”和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机遇,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继续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积极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重点群体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引导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 ( 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 ) 

电话:022-88241604 / 88711528

传真:022-88241604

邮箱:Hello@teitc.cn

地址: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雅深路6号

Copyright © 2023    津ICP备2022007326号-1    网站支持: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 学院公众号

  • 招生咨询

  • 就业服务